|  会长:尹华国    秘书长:刘亚鹏    总编辑:李飞    网站工作人员
 地 方成都  |   绵阳  |   德阳  |   自贡  |   攀枝花  |   泸州  |   广元  |   遂宁  |   内江  |   乐山  |   南充  |   宜宾  |   广安  |   达州  |   巴中  |   雅安  |   眉山  |   资阳  |   阿坝  |   甘孜  |   凉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四川对中国在世界古文明中唯一独有的五千年茶文明的文化脉络的十大贡献

作者:谭继和 | 来源:四川食文化网 | 发布于:2022-06-30 19:08:18

四川对中国在世界古文明中唯一独有的五千年茶文明的文化脉络的十大贡献

谭继和

 

谭继和教授(左一)和四川食文化网总编辑李飞(右一)在一起

一、四川是最早发现茶树茶叶的标识地,是最早为“茶”命名的地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 ,相当于中原文化的神农尝百草时代,巴蜀文化的“人皇”巢居时代,也即采集经济时代,巴蜀地区原始人群以树为巢居之时,百草萌生,人们自然对采集和尝试百草发生兴趣,其中特别发现了嚼食雨水滴在茶树上的茶叶苦涩味,有调节腥膻食物如盐一样的功用,茶叶就自然从百草中脱颖而出。

 西汉资中人王褒《僮约》描绘成都一位寡妇杨惠在家中煮茶烹茶的情况:“舍中有客,提壶行沽,烹茶尽具,已而盖藏。”这是蜀人,也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的文献记载。“茶”字也是这篇文献第一次使用,证明四川是最早使用“茶”字的地方。

 二、“人间第一茶”在四川,四川蒙顶山是世界茶源地,巴蜀是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地方,吴理真是世界茶祖,蒙顶茶七树是世界茶种植的文化符号标志。

 最早种植的茶树是蒙顶山七茶树,至今仍在蒙顶皇茶园中,是西汉吴理真所种,此为世界人工种植茶树之始。吴理真则被誉为“茶之祖”,蒙顶茶历代为“西蜀之最”,故被誉为“人间第一茶”。明顾炎武《日知录》曾认为:秦灭蜀后, 全国“始有茗饮之事”,这也说明“茗饮”首先是在蜀地,秦灭蜀后饮茶习俗才推向全国,四川确实是世界饮茶文化的发源地。

 三、四川兴起了世界最早的茶叶交易市场

 汉王褒《僮约》还因仆人,名叫“便了”的,不肯做事,《僮约》就规定“便了”有为主人“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的义务。要“便了”先卖鹅,后买茶,这是世界上有关“茶市”最早的记载。汉代“武阳郡”指今四川新津到彭山一带的地方,西汉末扬雄《蜀王本纪》曾记载“秦襄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蜀王开明拒战不力,退走武阳,获之。”这个蜀王开明被秦人俘虏的“武阳”,也就是《僮约》所指的“武阳”,在今新津到彭山地,说明四川的岷江流域是世界茶叶贸易市场最早设立的地方。

 四、蜀中“芳茶冠六清”,四川是饮茶最先成为民间习俗,并已冠于“六清”饮料的首贵之地。同时也是著名茶叶品牌最先出现,又是品牌数量最多,“号为第一”的地方。

 《周礼•天官•膳夫》说:“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六清饮食是王者之食,算是很高贵的了。

 所谓“六清”是指古人用的水、浆、醴、醫、䣼、酏等六种饮料。

 西晋张载,登成都白菟楼,写诗赞叹成都茶的高贵:

 芳茶冠六清

滋味播九区。

人生苟安乐,

兹土聊可娱。

 饮茶比“六清”饮料还要高贵,说明到西晋时,成都茶料早己远远超过以牛羊糜肉等为原料制成的六清饮料,而居于首位。可见饮茶品茗已在巴蜀成为人们欢迎和重视的首要习俗。

 五、四川是世界盖碗茶文化和茶馆文化的发源地,至今犹是四川独到的特色。

 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和茶船三部分,是唐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她怕父亲喝茶时烫着手,故巧思设计出盖碗茶三件套,所以盖碗茶是孝道感恩的发明。盖碗茶三件套本为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而热茶烫伤手设计,到后世盖碗越做越精美新奇,形态百出,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又叫盖碗茶文化,也就在西蜀诞生了。

 由于盖碗茶的出现,聚会喝茶也就更为方便自由,茶馆也就在佛寺、道观的茶寮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了。茶馆文化与盖碗茶文化是成都的产物,尤其是水边河畔多茶馆,水边茶肆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特点。

 “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四川盖碗茶为川人“安乐可娱”的休闲生活方式,为逍遥自在似神仙的闲云野鹤生活态度,增添了巴蜀文化方式的独特内涵。

 六、四川是世界茶道的一个重要诞生地和传播地,是儒、释、道三教兼容的茶道的奠基地,也是随缘自在的逍遥茶文化生活方式的奠基地,还是“茶道”艺术化,出现多姿多彩的“文茶道”“武茶道”艺术表演的奠基地。

 四川对“茶道”生活的独特贡献,是由唐什邡人马祖道一提倡的“平常心是道”的理念,成为川人随缘自在的茶生活的神髓。四川人的茶生活,跟四川火锅一样,既是随意的,讲究“有缘分”,大家相聚,不管认识与否,皆随缘自在为本。这是巴蜀禅宗特色的影响形成的。

 巴蜀禅系是中国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智诜在资中德纯寺创立。他的师兄弟是慧能和神秀。他综合了南宗慧能“顿悟”特点与北宗神秀“渐修”特点,主张“顿渐随缘”“利益众生”,兼容南北宗。包容与随缘,有益于民众生活,是巴蜀禅宗的理念,八祖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正是巴蜀禅系这一最高理念的最佳概括。这个理念走入四川人的生活方式中,在茶道上形成了普通百姓随缘自在的“平常心”生活茶道。在僧尼居士生活中形成“禅茶一味”的禅茶道。这是广义。

七、从唐以来,茶种、茶叶、茶业、茶文化开始形成品牌,形成“名品效应”,以四川为最多,“名品”天下第一。

 汉唐时代已形成茶以蜀中所产为贵的习尚看法。到唐代,川茶已出现许多名品:既有蒙顶甘露、石花、紫笋等古老品牌,也出现了乌嘴、片甲、蝉翼、小团、兽目、骑火、蒸青、团饼等新品牌。还出现了茶文化三大名山:蒙顶、峨眉、青城,而且有了“名山”品牌效应,至今著名茶山、茶景在四川越来越多。最著名的当是蒙顶山:“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是中国,也是世界最佳的最早的茶文化历史广告,充满品牌生命活力,永光于世。今天应当研究蜀茶文化史上形成“名品”与历史广告的古人智慧与经验,为今蜀茶品牌创新借鉴。这点至今是未研究透的。

 八、川茶多创新型大师人才。

 历史上四川具有多出“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的创新创造人才的特点。他们又多具有孙中山所赞许的“奇瑰磊落,唯蜀有才”的大师型人才特点,故在历史名人长廊中出现了“西蜀自古出文宗”和“蜀女自古多才”两大特点。

 因此,关于历史上这类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创新型人才,还有待于我们从文献史料和传说口述史遗产资料中加以深入挖掘。在中国茶人文化长廊里,应该有川茶历代创新人才的地位,应该有标志性的人物,要努力发掘这些人物。显然这还是艰辛的探索之路,有待我们去寻找。

 九、川茶与川菜结合,走向现代化,创建《天府茶宴》新文化品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川茶产业要凭借川味菜系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乘势发力,把它强力推向世界。

 《天府茶宴》已形成为新的川茶味川菜体系。川菜是享誉世界的川味菜系,川茶又是文脉优久的四川名特产,二者结合的新菜系是川茶产业和川菜产业紧密结合的创新类型,有利于老川茶和老川菜兼容复兴,宜于作为创新品牌加以大力扶持和助推帮助。

 十、学习他国茶文化之长,融合中国茶本真之味。

川茶第一次走向海外是唐代无相、宋代道隆的“禅茶一味”,在日本生了根。第二次是中国茶出去,走向欧洲,走进英国,形成英国红茶系列,兴起“英式下午茶”风俗。川茶在这个中国茶走出去的队列里,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蒙顶山作为世界茶源地,中国茶市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英国人引进中国茶,又根据自己的口味,在中国茶中加入了牛奶、橙片,从而创制出英国红茶系列:公爵红茶、茉莉红茶、果酱红茶等品种。由此可见川茶与海外文化交流是有历史传统的。

 

整理:陈涛 编辑:李飞



更新时间:2022-06-30 19:08:18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大咖云集川菜小镇 论道名厨塑造

下一篇:苹果到底还要不要套袋?

网站首页 | 研究会介绍 | 研究会章程 | 研究会活动 | 领导成员 | 专家团队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 网站工作人员